<address id="llfbl"></address>

        <noframes id="llfbl">
        <form id="llfbl"><th id="llfbl"><th id="llfbl"></th></th></form>
        <address id="llfbl"></address>
        • 索引號 主題分類 縣政府辦公室文件
        • 發布機構 發文日期 2023-04-27
        • 名稱 拜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拜泉縣2023年度農村危房改造實施方案
        • 文號 拜政辦發〔2023〕21號
        • 上載部門 黑龍江拜泉縣政府
        • 有效性
        拜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拜泉縣2023年度農村危房改造實施方案

        各鄉鎮、有關部門:

        現將《拜泉縣2023年度農村危房改造實施方案》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拜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4月26日

        拜泉縣2023年度農村危房改造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住房安全保障工作成果,繼續實施農村危房改造,根據《關于做好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建村〔2021〕35號)、《關于做好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的實施方案》(黑建村〔2021〕6號)、《中央財政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財社〔2022〕42號)和《黑龍江省2023年農村危房改造實施方案》(黑建函〔2023〕64號)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省十三屆省委二次、三次全會精神,按照中央關于逐步建立農村低收入群體安全住房保障機制的部署,在保持政策穩定性、延續性的基礎上調整優化,建立農村低收入群體住房保障長效機制。統籌發展和安全,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著力提升農房建造品質,努力打造宜居和美鄉村。

        二、補助對象

        2023年農村危房改造補助對象主要是經鑒定住房確屬C級或D級危房(有宅無房視為D級危房)和無房戶(無房戶識別按照原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無合理穩定居住條件戶精準識別工作有關規定執行。)且未享受過農村泥草房或農村危房改造政策的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包括農村易返貧致貧戶、農村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家庭、農村低保邊緣家庭和未享受過農村住房保障政策支持且依靠自身力量無法解決住房安全問題的其他脫貧戶,以及已享受過改造政策的因災損毀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指已享受政策對象和已改造房屋,已享受政策對象亡故的,方可指此戶籍內的新戶主;不包括在享受政策后從此戶籍內遷出的人員。),以上所稱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是指均未享受拆遷、未納入撤并村屯范圍和未享受土地“增減掛”政策的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

        三、身份認定

        縣民政部門負責認定農村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農村低保邊緣家庭;縣鄉村振興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負責認定支出型困難家庭(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家庭);縣鄉村振興部門負責認定農村易返貧致貧戶、符合條件的其他脫貧戶??h自然資源部門負責對擬納入改造計劃的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是否享受拆遷、納入撤并村屯范圍和享受土地“增減掛”政策情況進行認定(以享受該政策時戶籍內所有成員為準)。

        四、補助標準

        (一)危房改造

        1.C級危房修繕加固。每戶維修資金達到1.4萬元及以上的,中央資金補助1.4萬元,維修資金低于1.4萬元的,按照實際維修資金補助。

        2.D級危房翻(新)建。每戶建房資金達到3萬元及以上的,補助3萬元(中央和省級資金補助2.8萬元、縣級資金補助2,000元),建房資金低于3萬元的,按照實際建房資金補助。

        3.購買、置換磚房。每戶購房款達到2.8萬元及以上的,中央和省級資金補助2.8萬元,購房款低于2.8萬元的,按照實際購房款補助。

        4.長期租賃住房。每戶租金達到1.4萬元及以上的,中央資金補助1.4萬元,租金低于1.4萬元的,按照實際租金補助。

        (二)滅跡垃圾房

        利用縣級資金對滅跡垃圾房予以補助,滅跡垃圾房每幢補助農戶1000元、補助鄉(鎮)村200元,補助鄉(鎮)村的資金用于鄉(鎮)村組織垃圾房滅跡的費用支出。

        五、改造方式

        (一)修繕加固

        鑒定為C級危房應采取修繕加固方式改造,嚴格執行《黑龍江省農村危房加固改造技術指南》(黑建村〔2018〕2號)技術標準,修繕加固后達到B級以上安全住房標準。

        (二)翻(新)建

        鑒定為D級危房應采取翻(新)建方式改造,要在開工前取得《農村宅基地批準書》和《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翻(新)建住房以磚混結構為主,禁止建設彩鋼房和EPS模塊房。嚴格執行《黑龍江省農村危房改造自建房施工流程指南》技術標準,按照《黑龍江省農村住房建設最低要求》規定,要達到科學選址、結構安全的基本要求,戶型設計和住房使用功能要合理,改造后的住房應有獨立的臥室、廚房等基本生活設施。翻(新)建房屋的產權歸農戶個人所有,房屋產權人5年內不得出售或轉讓。

        (三)購買、置換

        鑒定為D級危房(不含有宅無房)可以通過購買、置換方式改造,在本村自愿通過協議方式購買B級以上閑置磚木、磚混結構住房(以下簡稱磚房),并在驗收前進行產權過戶,驗收時須出示新《不動產權證書》原件,且將新《不動產權證書》復印件裝入危房改造檔案。

        (四)長期租賃

        識別為無合理穩定居住條件的重點對象,主要通過長期租賃的方式解決住房安全保障問題,租期暫定為不低于5年。加強補助資金使用監管,及時按“一卡通”要求撥付補助資金,由鄉(鎮)政府或委托村委會租賃本村集體土地上有明確產權的安全住房,按年分期支付給出租方。

        1.同時符合下列標準,應當識別為無合理穩定居住條件戶:

        (1)無宅基地;

        (2)在本村、城鎮或異地均無其他自有住房;

        (3)目前通過租房、替人看房等方式解決居住問題。

        2.符合下列標準之一,不能識別為無合理穩定居住條件戶:

        (1)已經享受過危房或泥草房改造補助政策的(改造時戶籍內所有成員);

        (2)曾有宅基地或自有住房,已過戶給子女或出售給他人的;

        (3)鄉鎮人民政府或村集體已妥善安置(含入住幸福大院)或已由民政部門集中供養的;

        (4)有贍養義務的直系親屬有能力提供安全住房的;

        (5)本人認可不需政府幫助、可通過其他途徑解決長期安全住房的。

        六、改造程序

        (一)申請審批

        1.農戶申請。由戶主自愿向所在村委會提出申請,填寫《農村危房改造申請、審批、驗收表》,并簽訂《危房改造承諾書》,承諾按照危房改造政策和有關規定實施危房改造。對于失能失智無法提出申請的特殊人員,由村委會幫助其提出危房改造申請。

        2.村委會評議、初審。村委會接到農戶申請后,對該戶身份、危房等級、改造方式、是否符合政策要求等信息進行初審,組織召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進行評議,確定初審合格名單,并進行公示(留存影像資料),公示時間不少于5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后,由村委會簽署審核意見,將名單報鄉(鎮)政府。

        3.鄉(鎮)審核。按照“強鄉擴權”工作要求,危房改造由鄉(鎮)負責審核,并對審核結果承擔主體責任。各鄉(鎮)要按照村委會上報的危房改造名單,組織鄉(鎮)鄉村振興、民政、住建等部門工作人員,對改造對象身份信息初步認定,農經站、土地所、規劃、應急管理和鄉鎮受理、發放《不動產權證書》部門審核改造對象是否符合政策要求,現場確定相應改造方式,簽訂《農村危房改造協議》,并將確定的改造名單進行公示(留存影像資料),公示時間不少于5個工作日。

        4.縣住建局備案。各鄉(鎮)要將危房改造計劃及時匯總上報到縣住建局,縣住建局予以審批、上報,并承擔監督責任。

        (二)實施改造

        農村危房改造要以農戶自建為主,農戶自建確有困難的,鄉(鎮)村要幫助農戶組織實施改造,與改造戶研究確定改造方案、資金預算、質量標準、完成時限、施工隊伍等相關內容,并與改造戶簽訂改造協議,及時進行公開公示,確保改造全過程接受群眾監督。

        農房設計建設要遵守《黑龍江省農村住房建設最低要求》的規定、符合農民生產和生活需求、體現民族和地方建筑風格。特困群體兜底保障面積,與脫貧攻堅期政策銜接,按常住人口2人戶30平米、3人戶40平米、4人戶50平米執行;農戶自行籌資為,按3人及以下戶40-60平米,4人以上按人均最高18平米執行;按《龍江民居示范圖集》建設的,以圖集設計面積為準,為嚴格執行建筑面積標準,新建住房不能與用于倉儲、停放農機具等用途的輔助用房連脊建設,輔助用房的建筑高度、外觀、結構和標準要低于住房。以上所稱常住人口均指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人口數按縣鄉村振興、縣民政等部門掌握的戶內人口數計算。

        (三)驗收鑒定

        1.村級初驗。危房改造完工后,由改造戶向村委會提出驗收申請,村委會按照相關要求組織初步驗收,并將合格名單上報鄉(鎮)政府。

        2.鄉(鎮)驗收。由鄉(鎮)政府組織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鄉(鎮)村和改造戶統一進行竣工驗收,驗收要嚴格執行省住建廳《黑龍江省農村危房改造驗收指南》(黑建村〔2018〕2號)技術標準和程序要求,由監理單位出具《黑龍江省農村危房改造工程質量驗收表》,并將驗收結果告知改造戶。

        3.安全鑒定。危房改造工程質量驗收合格后,聘請具有相關資質的第三方進行房屋安全性鑒定,并將鑒定結果告知改造戶。經驗收合格并鑒定為安全房屋后,方可享受危房改造補助政策。

        (四)資金發放

        縣財政局負責全縣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管理??h住建局接到各鄉(鎮)報送的危房改造資金撥付申請后,在認真審核的基礎上,報財政局進行審核,經審核確認后,按規定程序撥款,將補助資金直接撥付到危房改造戶“一卡通”賬戶內。

        (五)檔案資料編制與管理

        鄉(鎮)負責編制農村危房改造檔案,做到一戶一檔,材料齊全、管理規范,縣住建局負責全程跟蹤指導。紙質檔案按照相關要求立卷歸檔,立卷歸檔材料要與改造工程同步進行,由鄉(鎮)政府長期保存,并將檔案原件報縣住建局1份備案。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強動態監測。鄉(鎮)是農村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的實施主體,各鄉(鎮)要切實落靠主體責任,健全完善農村住房年度普查、隨機抽查、應急報修、技術服務、施工監管、安全鑒定等農村住房安全動態監測機制,每年4月和10月要分別組織對本轄區內住房安全情況進行全面摸排。對于發現的住房安全問題要建立工作臺賬,實行銷號管理,解決一戶,銷號一戶。對于排查發現農戶住房存在墻體裂縫、門窗關閉不嚴等質量瑕疵的,由鄉(鎮)村組織維修,確保全部整改到位。對于排查發現的疑似危房進行安全性鑒定,徹底查清動態新增危房存量,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納入危房改造范圍實施改造,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全面解決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住房安全問題,確保不落一戶一人??h住建局負責指導各鄉鎮組織開展住房安全性鑒定認定C級和D級危房,要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強化跟蹤指導和服務保障。

        (二)加強組織領導。為確保全縣危房改造工作扎實推進,完成既定工作目標,縣政府成立危房改造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劉正偉    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

        副組長:張彥輝    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

        成  員:(按姓氏筆畫排序)

        于志武    縣殘聯理事長

        王立偉    縣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

        王勝利    縣審計局局長

        盧  展    縣鄉村振興局局長

        馮建平    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

        朱柏宏    縣委宣傳部副部長、融媒體中心負責人

        新聞出版局局長

        劉玉峰    縣財政局局長

        劉曉春    縣應急管理局局長

        劉鐵軍    縣自然資源局局長

        蘇玉忱    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

        李英歌    縣農業農村局局長

        楊洪超    縣民政局局長

        各鄉(鎮)鄉(鎮)長

        領導小組負責協調、處理農村危房改造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監督工程的實施和資金的使用。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住建局,辦公室主任由縣住建局局長張彥輝兼任。辦公室主要負責貫徹落實上級危房改造政策,制定工作方案,建立考核機制,開展監督檢查,綜合協調,指導全縣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并負責本方案的解釋、研究決定本方案中未盡事宜。各鄉(鎮)要高度重視,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專項工作推進小組,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專項推進,鄉(鎮)村干部全程參與,形成整體合力,確保9月末前全面完成本年度危房改造任務。

        (三)加強用地保障??h農業農村部門和縣自然資源部門要指導鄉鎮農經站、規劃部門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及《黑龍江省土地管理條例》《黑龍江省城鄉規劃條例》《黑龍江省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規程(試行)》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本方案中規定的房基占地面積標準進行審批,及時高效為符合發放條件在農村集體土地上采取翻(新)建方式改造的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在開工前和在農村集體土地上采取購買、置換方式改造的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在簽訂買賣協議后發放《農村宅基地批準書》《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鄉鎮農經站、規劃部門要嚴格按照《黑龍江省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規程(試行)》中“第十六條、第十七條”規定履行職責,對納入危房改造計劃采取翻(新)建方式改造的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宅基地的使用情況進行不定期檢查,對未按批準要求使用宅基地的,由鄉(鎮)人民政府責令整改。對未進行產權登記被鑒定為C級危房,采取維修加固方式改造的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的房屋,督促改造戶依法申請補辦《農村宅基地批準書》《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并保持與住建部門納入危房改造計劃的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姓名的一致性,且將“一書一證”復印件交予鄉鎮住建部門及時歸檔以保障改造房屋的合法性。

        (四)加強質量安全管理。各鄉(鎮)政府是危房改造工作的實施主體,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明確專人負責,做好管理、監督、檢查等工作,要采取由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有資質的監理單位,實行工程監理監管??h住建局是危房改造行業主管部門,負監管責任,要加強技術指導和服務保障,經常性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實地檢查、督導,要確保施工安全、質量合格、按期完成危房改造任務。組織好農村建筑工匠培訓,要探索建立農村建筑工匠名錄,按國家要求,承攬農村危房改造工程項目的施工人員,必須是經過培訓合格持證的工匠,未經培訓或培訓不合格的不得承攬,建立健全《自建(改)建筑施工質量安全告知書》制度。

        (五)強化督導考核。農村危房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納入鄉(鎮)年度績效考核內容??h危房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將在工程實施期間開展專項督查,年底組織專項考核??h住建局等有關部門要加強檢查指導,定期通報工作進展情況??h紀委監委要對把關不嚴、弄虛作假、違規施工、監管不力等造成不良后果的,依法依規追究相關單位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六)提升農房建設品質。在確保房屋基本安全的前提下,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接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為目標,提升農房建設品質,推廣《龍江民居示范圖集》《傳統民居建筑符號設計圖冊》和室內衛生廁所,完善農房使用功能。

        (七)加強補助資金管理。為進一步規范和加強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按規定用途使用并發揮最大作用,落實好保障對象公示制度,將保障對象基本信息和各審查環節的結果在村務公開欄進行公示5個工作日,強化群眾監督作用。加強補助資金使用監管,按照《黑龍江省惠民惠農財政補貼“一卡通”發放操作規程》,竣工驗收后 1個月以內撥付補助資金。主動接受紀檢監察、審計和社會監督,堅決查處挪用、冒領、克扣、拖欠補助資金和索要好處費等違法違規違紀行為。

        (八)加強改造檔案管理。農村危房改造紙質檔案應當包括村級公示、《農村宅基地批準書》復印件、《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復印件、施工圖、工匠培訓合格證明、工程監理或質量安全巡查記錄、《自建(改)建筑施工質量安全告知簽收單》、資金撥付憑證等材料,采取長期租賃、入租農村公租房、購買等方式實現住房安全保障的,還應當將租賃、買賣合同、產權證明等相關佐證材料存檔。

        (九)落實責任履行職責。鄉鎮政府會同屬地派出所對擬納入危房改造計劃的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自2007年以來的戶籍軌跡進行查詢,并將有軌跡交集人員的身份信息交由鄉鎮政府,鄉鎮政府據此對擬納入危房改造計劃的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的享受政策情況進行認定;縣農業農村部門會同縣自然資源部門負責指導鄉鎮農經站、土地所,以農村宅基地管理和審批職能轉換時間為劃分依據,與行政村共同對擬納入危房改造計劃的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的農村宅基地(有宅或無宅)情況予以認定;縣自然資源部門和縣不動產登記中心負責指導鄉鎮土地所和鄉鎮受理、發放《不動產權證書》部門,以不動產登記職能轉換時間為劃分依據,通過包括但不限于查閱相關歷史資料、不動產登記系統中信息和《不動產權證書》等方式,對擬納入危房改造計劃的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改造前住房(包括已進行和未進行產權登記的住房)權屬和在本縣行政區域內是否唯一住房或無房(含有贍養義務的直系親屬)情況予以認定;縣應急管理部門負責指導鄉鎮應急管理部門對已享受過改造政策的因災損毀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房屋的受災情況予以認定。以上認定事項由改造戶所在村支部書記和涉及分管以上部門的鄉鎮領導,在全縣統一制式的證明材料上簽字予以確認。

        縣不動產登記中心負責指導鄉鎮受理和發放《不動產權證書》的部門,配合鄉鎮農經、規劃和住建等部門做好危房改造驗收的相關工作,按照《不動產登記條例》《不動產登記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為采取翻(新)建、購買、置換和未進行產權登記被鑒定為C級危房,采取維修加固方式改造并依法補辦《農村宅基地批準書》和《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的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的房屋在竣工驗收合格后及時發放《不動產權證書》,且限制房屋產權人5年內不得出售或轉讓。5年后確需出售或轉讓的,由鄉鎮、村把關,必須在保證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有安全住所或提高居住標準的前提下才能交易。并將《不動產權證書》復印件交予鄉鎮住建部門及時歸檔,以保證補助資金發放的公平性和準確性。

        堅持“誰認定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對出具虛假證明材料導致國家資金損失的,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追究當事人及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八、其他政策

        1.農村危房改造翻(新)建前要堅持一戶一宅分散分戶改造,不允許兩戶或多戶合建聯脊房。

        2.符合購買置換方式改造的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購買國有土地上個人B級以上磚房的,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戶籍必須是其所購買房屋的所在村,且身份必須為戶籍所在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履行產權手續后,可享受危房改造補助政策。

        3.采取新建(特別是異址新建的)、購買置換和長期租賃方式改造的,必須將原有危房滅跡,原宅基地收回村集體,且此危房滅跡不享受垃圾房滅跡補助政策。

        4.采取購買、租賃方式解決住房安全的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其所購買、租賃房屋的產權人不允許與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具有贍養或繼承關系。

        5.居住在其他村集體土地或國有土地的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身份必須為戶籍所在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鑒定為D級危房采取翻(新)建方式改造的,必須返回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戶籍所在村集體土地翻(新)建,按本方案相關規定執行。

        6.無正當理由造成改造房屋閑置(或改變用途)的,不予發放補助,已發放補助的必須全額繳回,并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追究當事人及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7.對65周歲以上老人戶,原則上要通過長期租賃的方式解決住房安全保障問題。

        8.加大殘疾人家庭住房安全保障力度,按照不同殘疾情況,以滿足無障礙基本需求為目標,在危房改造中同步做好無障礙改造,具體由縣殘聯組織規劃指導鄉(鎮)村實施。

        9.縣政府設立農村住房后續安全維護專項基金300萬元,用于兜底解決特困戶住房安全問題。

        九、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不能納入危房改造補助范圍

        1.自我縣實施危房或泥草房改造以來,已經享受過危房或泥草房改造補助政策的人員(改造時戶籍內所有成員,本方案另行規定的除外)。

        2.家庭成員中已有1處B級以上安全住房或商業用房(含國有土地),仍對現有危房進行改造的。

        3.家庭成員中有財政開支(不包括個人繳費的居民社會基本養老保險開支等)的。

        4.未申請、未審批、未列入改造計劃私自動工改造的。

        5.對已有安全住房且將原房屋出售、轉讓給他人(含子女)或未經鑒定私自拆除導致自己仍住危房或無房的。

        6.經驗收未達到改造標準和改造要求,無正式驗收手續或檔案內要素缺失的。

        7.無法證明補助對象對改造前和改造后房屋具有所有權的。

        8.實際用于經營的房屋。

        9.存在其他不符合農村危房改造政策情形的。

        文件解讀地址:http://baiquan.gov.cn/pages/644a2a5aa2b7657d690d2538



        主辦:拜泉縣人民政府 承辦:拜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技術支持:黑龍江新媒體集團

        郵箱:bqxrmzfbgs204@qq.com

        網站標識碼:2302310001 黑ICP備13002681號-1

        黑公網安備 23023102000101號

        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網站聲明
        建議使用標準瀏覽器 分辨率1024x768以上分辨率瀏覽